“职业化”绘就烟农“新天地”

近年来,湖北竹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积极响应农业强国战略,聚焦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培育职业化烟农,着力解决“谁来种烟、在哪种烟、怎么种烟”的难题,并以“职业化”为抓手提高烟叶质量、促进烟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职业化”绘就烟农“新天地”

开展职业烟农技术培训。何永勇摄

强化政策保障,建强烟农“生力军”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出,加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烟农队伍出现流失现象,且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谁来种烟”成了当前烟叶发展的一个难题。

为此,该局近年来持续推进职业烟农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新型职业烟农,让更多的群众见证到烟叶产业确确实实是致富产业、稳固产业,吸引更多群众加入烟农队伍。

坚持内育、外引并举,加大返乡人才引进力度,挖掘周边省、市闲置劳动力,并加大宣传烟叶产业惠农政策,协调有关部门优化资源配置,免费为烟农流转烟田,在不易通行的烟区修建烟路、轨道运输车,帮助烟农租赁或新建临时生产生活用房,让烟农“拎包入驻”安心发展烤烟。

多方联动,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争取政策支持,成立了“两烟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围绕“做增规模、做优结构、做高效率”的总体要求,加强技术、资金、政策保障,以最大限度提升烟叶效益,并先后多次考察适宜植烟区,在深河乡发展烤烟3000亩,同时拟定在楼台、文峰两个乡镇开发新区,呈现全县烟叶产业“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协同发展”的格局,促进地域乡村全面振兴。

“职业化”绘就烟农“新天地”

免费为烟农修建的轨道运输车。何永勇摄

强化服务保障,稳定烟农“主力军”

“科技带动生产力,以前种烟肩挑背扛,起垄培土靠锄头,烟叶烘烤需要24小时坚守轮轴转,现在用机械进行起垄、培土、施肥,烤烟通过使用生物质燃烧机烘烤我们可以安安心心的睡大觉。随着科技带来的新质生产力,连无人机都可以开展植保服务了,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说起种烟经历,柳林乡的烟农刘永贵感慨说。

鉴于竹山“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征,该局围绕“育苗工场、田间生产、烘烤工场”三大作业场景,重点突出机耕整地、起垄覆膜、培土植保等关键环节,全面推进烟叶生产机械化。与此同时,大力推进烟区产业综合体建设,积极推动土地、劳动力及资金“三要素”整合流动,破解烟农“请工难,请工贵”难题,化解烟农土地流转堵点,缓解产业发展资金痛点,实现土地、劳动力和资金“三个银行”新突破。

该局不仅提供全程化技术服务,还通过生产补贴、物资支持、奖励补助等举措,助力烟农科学种烟,放心种烟。

强化技术保障,培育烟农“先行军”

“我今年第一年种植烟叶,没有经验怎么办?”深河乡的烟农贺荣兵问道。

“急烟农之所急,忧烟农之所忧。烟农的问题就是我们的问题,我们通过组织开展职业烟农培训,以及‘农民学校’烟叶技术培训,加大职业烟农的培训力度,切实提升烟农的种烟水平,让烟农有效实现从‘会种烟’到‘慧种烟’的跨越蝶变。”生产办主任华群慧说。

“刚回来种烟的时候,心里挺没底的,但烟草公司一直给我宣讲政策、讲解技术,还推荐我参加‘职业烟农培训’,让我这个‘门外汉’很快成了‘好把式’。”官渡镇的“90后”烟农庞林说。

烟叶生产“九关十八环”,环环相扣,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烟叶质量、产量直接影响到烟农一年的收入。该局把职业烟农培育作为烟叶提质工程来抓,每年不定期的组织烟农开展培训,旨在把一批文化深、懂科技、易学习的烟农逐步发展成职业烟农,同时,在职业化烟农队伍中评选“十佳种烟能手”,发挥其“领头羊”的作用,从而实现一个带动一片,一片联动整个烟区,推动烟叶产业持续发展。

走进竹山县擂鼓镇金岭村蔡化震的家中,墙上显眼的位置挂着“全国烟农增收创富能手”以及“全省十佳职业烟农”称号的奖牌,同时,各类烟农培训的证书也映入眼帘。

青山绿水成就了烟叶产业,烟叶产业成就了职业烟农。如今,竹山县的山更青、水更绿,村庄环境越来越美丽,烟农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在新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他们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书写着烟叶产业的新篇章,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浇灌着这片绿色的沃野,以自己的勤劳和进取耕耘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wangwenjuan.com/1948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