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卫:捕捉美好 传递温暖

郑小卫:捕捉美好 传递温暖

郑小卫(左一)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郑小卫:捕捉美好 传递温暖

郑小卫拍摄的飞鸟。

郑小卫:捕捉美好 传递温暖

郑小卫拍摄的乡村美景。

图片由郑小卫提供

光圈、感光度、构图……考虑完一些关键要素后按下快门,“咔嚓”一声,一张照片就诞生了。照片是静态无声的,却能带给人们无限遐想,这正是摄影的魅力所在。一张照片不仅是摄影师对世间美好事物的捕捉,更是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服科有一位摄影爱好者——郑小卫,虽然不是专业摄影师,但是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如今的他,已经成为六合区和江北新区摄影家协会的会员,摄影技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十多年前,郑小卫第一次接触到摄影时,还是一位扎根基层的市场监管员。基于对生活的热爱,他迷恋上了摄影。生活中,他常常被阳光照射下的花朵、城市中建筑物的线条、夕阳下的山峰、小巷里的笑脸所吸引,想通过摄影将这些美好瞬间定格。

刚开始拿起相机拍照的时候,他对调焦、运镜等技术一窍不通,更没有对摄影作品意境的感悟。“我经常看一些摄影专业期刊和网络等平台上展示的优秀摄影作品,琢磨摄影技巧,以此来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优秀作品好在何处,通过对比,分析自己的差距在哪儿。通过反复品味优秀作品,我学习别人的创作思路,思考自己努力的方向,然后去实践。”郑小卫说。

为了捕捉身边的美好,郑小卫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下班回到家中,他常常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只为学习更多拍摄技巧;周末,他积极参加摄影家协会组织的活动,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虚心请教。他常常早起,去拍摄日出,也常常在河边等夕阳西下,拍余晖中最迷人的景色。

“摄影对我来说不只是兴趣爱好,还是实现理想的一种方式。多年来,我一直希望用手中的相机为社会和公众做点儿实实在在的事。后来,我加入‘同心伴我行’‘宝贝回家’等公益组织,帮助失散亲人的家庭团聚。”郑小卫说,一张照片可以体现艺术美,也可以体现社会价值。

2011年4月20日,对郑小卫而言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宝贝回家”组织的“打拐寻亲”活动,也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孩子被拐卖的家庭。活动现场孩子父母悲痛欲绝的神情,孩子奶奶的哭喊声,让他久久不能平静。这时的郑小卫,在痛恨人贩子的同时,也坚定了自己要在帮助被拐卖儿童家庭寻亲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2014年,安徽铜陵一位被拐卖近30年的寻亲人找到郑小卫,想请他帮忙找寻自己在六合的亲人,而他唯一的记忆就是儿时常走的一个石头桥。靠着仅有的线索,郑小卫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走过了一村又一村,拜访了一户又一户,历经一年多时间,几乎跑遍六合区内所有的石头桥,询问了数不清的村民。不少村民被郑小卫的执着所感动,让他留下电话,一起帮忙寻找。后来,寻亲人见到郑小卫时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发给我100多张石头桥的照片,每一张照片都给了我新的希望。”郑小卫说:“有时结局虽然遗憾,但我们能做的就是用每一次付出给他们带来希望。”

这些年,郑小卫将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公益活动相结合,加入志愿组织,到山区希望小学开展公益活动,陪山里娃一起爬山、奔跑、做游戏,用一张张照片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每到一处希望小学,郑小卫总是给孩子们拍照留念,记录他们最真诚的笑脸。回到家后,他总是将这些照片冲洗出来邮寄给学校老师。十多年来,郑小卫走过多所山区希望小学,记录了136名学生的模样。

两年前,他自学掌握了无人机拍摄技术。通过无人机,他能够以更加广阔的视角记录工作与生活。航拍能做到俯视事物全貌,给人一种宏观视野,是实景展现最有感染力的技术手段。为了将无人机操作好,他专门向一些无人机飞行爱好者请教,在空闲时间不断试飞。如今,他已经拥有无人机飞行执照。

聚焦农网建设,郑小卫将摄影与工作相融合,将团队推进农网终端建设的过程记录下来,并制作成短视频进行宣传,吸引一大批零售客户加入农网终端建设。这背后有辛苦,也有收获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望。“生活的美好源于自我的创造,无论工作还是爱好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愿未来的每一天,我都能展现不一样的自己。我会用相机去传递温暖,用无人机去记录广袤大地上的新图景。”郑小卫满怀希望地说。

原创文章,作者:阿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wangwenjuan.com/76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